成名之战,通常指一位将领凭借指挥某场重要战役,从而一举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开国五大猛将的成名之战,这些战役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军事才能,也成就了他们在历史上的伟大声誉。以下是他们的成名之战,排名不分先后。
开国中将秦基伟的成名之战是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基伟将军指挥着志愿军第15军,迎战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敌军。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秦基伟将军依然毫不畏惧,带领部队勇敢亮剑,展现了我军指挥水平的巅峰。上甘岭战役不仅是援朝战争中双方消耗弹药最多的一次,而且其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二战时期的许多重要战役。可以说,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和其战略意义无与伦比。正是凭借此战,秦基伟将军一战成名,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援朝名将。而参战的第15军也凭借这场战斗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中国十大王牌军之一。
开国中将吴克华的成名之战则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塔山阻击战。这场战役发生在东北,属于辽沈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东北野战军正在解放锦州,而敌人则在葫芦岛组建了两支强大的增援兵团,准备向锦州进攻。危急关头,野战军司令员林决定让吴克华将军的第四纵队驻守塔山,构筑防线,阻止敌人的东进。林司令员当时还严肃地告诫:“只要塔山不能失守,不要报告伤亡情况”,可见这场战斗的重要性。吴克华将军作为前线指挥官,毫不退缩,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塔山,坚守阵地,最终成功阻止了敌人的东进,也因此获得了“塔山名将”的美誉。
展开剩余62%开国中将梁兴初的成名之战是抗美援朝期间的黑山阻击战。这场战役属于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梁兴初将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已经是名将,在第四野战军中颇有声誉。然而,正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他证明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在第一次战役中,虽然表现平平,但在第二次战役中,他率领第38军成功穿插敌军阵地,为战斗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战后,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称第38军为“万岁军”,而梁兴初因此也被广泛称为“万岁军军长”,他也因此一跃成为举国闻名的名将。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成名之战是抗战结束后的中原突围。皮定均将军的名字几乎与这场战役划上了等号。中原突围是一次极为艰难的战斗,敌人投入了30万大军,而我方只有6万余人,力量悬殊。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皮定均将军的第一旅承担了掩护任务,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周旋。尽管大家都认为皮定均将军的部队在此战役中生还的希望渺茫,但皮定均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还带领部队成功突围,保全了6万大军的力量。战略上,这场突围取得了巨大胜利,虽然丢失了地盘,但保存了实力。这场战役后,皮定均将军的名字传遍了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英雄。
开国少将傅崇碧的成名之战是铁原阻击战。此战发生在朝鲜战场,战况异常惨烈。由于战线过长,后勤补给严重不足,敌军司令李奇微抓住了我军的空隙发起攻击。在这一危急时刻,彭德怀命令构筑第二道防线,而必须先由一支部队在铁原进行阻击,为其他部队争取时间。这个艰巨任务落在了傅崇碧将军和他的第63军身上。傅将军不负众望,迅速带领部队投入阻击战斗。铁原阻击战的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上甘岭战役,战斗结束后,志愿军第64军伤亡惨重,傅崇碧也因过度劳累而被抬下了战场。可以看出,这场战斗的艰辛与血腥。通过这场战役,傅崇碧的名字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象征。
总结来看,开国五大猛将的成名之战无一不在我国的军事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秦基伟将军指挥的上甘岭战役,吴克华将军指挥的塔山阻击战,梁兴初将军指挥的黑山阻击战,皮定均将军参与的中原突围,傅崇碧将军指挥的铁原阻击战,这些战役无一不成为我军历史上的经典之战。
发布于:天津市杨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